人們在上海徐家匯書院讀書(5月17日攝)。
近年來,上海持續推進重點公共文化場館建設,通過重大文化設施的輻射帶動作用,打造了一批具有“海派”特色的文化新地標。目前,全市已形成徐匯“藝術西岸”、長寧“舞小樹屋蹈藝術會客廳”、黃浦“藝術外灘”等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間。據統計,2024年全市公共文化設施累計服務近2000萬人次,舉辦各類文化活動2500余場次。
這些多元化的公共文時租空間化空間,既滿足了市民日常文化生活需求,也為游客深度體驗海派文化提供小樹屋了重要場所,成為展示“海派文化”魅力的重要窗口。
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